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爱的喜乐”(Amoris Laetitia)是教宗方济各四月8日发表的宗座《劝谕》(Exhortation),针对理解婚姻和家庭,指导全世界12亿天主教徒的纲领性的文件。西方媒体聚焦在教会如何对待离婚和再婚教徒以及对同性结合的立场,其实这份文件涉及的议题广泛,加上教宗个人的魅力,各方期待殷切,文件出台后,议论纷呈,讨论激烈。
  这份《劝谕》的出发点在正视现代社会婚姻观念的剧烈变化,天主教会应该如何修正一些过去的观念,以务实的态度来引导信众。否则教会将越来越边缘化,文件总结了过去两年主教会议的讨论,在教理上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在实践上,少论断、少谴责,语气温和,显示了教宗的亲和力,让人耳目一新。
  亮点之一是展现对待离婚和再婚教徒比较宽容的态度,其他方面,如同性结合、堕胎、安乐死等议题,则坚持了反对的立场。
  在美国,天主教徒结婚后离婚者约四对夫妇中有一对,虽然低于全国比率,人数依然可观,按照传统的规定,一旦离婚,这些教徒就游离于教会之外,《劝谕》主张包容和尊重那些不完全在教会规范之内的人,解决他们在教会中的地位;鼓励不再婚者回到教会的怀抱,使再婚者觉得教会还是关怀他们,重新认识婚姻真谛。
  天主教徒关心的是离婚再婚的教徒能否领圣体,领圣体表示已与教会和解与被接受。《劝谕》没有明确指出能还是不能,而责成教区的神父和主教区分别对待个案,来做决定。这种方式保存了教理的完整性,同时兼具行动的灵活性。由于解释和行动权的下放到地方,一些教会人士的解读,这等于给一部分离婚的教徒打开了一扇门。
  《劝谕》呼吁无论个人的性取向为何,都要以谅解的态度待之。但是明确的指出同性结合不等同婚姻。况且,下一代的儿童需要男性的父亲和女性的母亲,同性结合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同性恋团体立刻对教宗的立场表示失望。两年前方济各在回答记者问时,曾说过,只有上帝了解性取向,“我有什么资格评判此事?”这种谦和的态度给同性恋者带来了能被接受的期望,也导致了巨大的失望。
  做为教理的守望者,方济各目前看来比起他的两位前任,可能更着手改革,这次《劝谕》显示出一些迹象。
  “爱的喜悦”肯定了性爱的崇高,不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在婚姻中的愉悦的重要部分。在一个崇尚贞洁和禁欲的教会文化中,教宗谈性爱闻所未闻。方济各看重妇女的尊严,对女权主义采取积极的态度,老式观念中妇女服从丈夫,大男人主义,应该修正。他认为男女虽然生理上不同,但是性别角色是社会设定的,可以有弹性,女性在事业上有能力充当领导,男性可以做家事,都很自然。过于严格区分性别角色,有损孩子们了解在婚姻中真正“相互”的关系. 谴责过去的权威主义和暴力,并非否定婚姻,而且不能用理想中的完美家庭来责备现实中的夫妻和亲子关系。
  他忧心高度的个人主义使有些人把婚姻看成负担和枷锁,导致“非常规”的未婚同居。离婚再婚组成的家庭,成份复杂,子女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不稳定,会造成下一代对婚姻观念的扭曲。
  其次,方济各承认教会应该自我反省。过去把繁衍生殖推到过高的地位,甚至超越了爱心和互助。教会神职人员对家庭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这方面不妨向东正教结婚的神夫汲取经验,于是已有人猜测这或许是为未来改革教规,允许天主教神父结婚,做的铺垫。对儿童的性侵犯,文中只说了一句:这些丑闻发生在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特别是家庭,学校,社区和教会,令人发指。
  《劝谕》的语气温和,少论断,少谴责。教宗说与其浪费时间来谴责不如提供找寻喜乐的路径。一条硬性的规则不能死板的应用到所有人,严辞谴责只会使更多的教友远离教会。
  然而《劝谕》放权到教会基层,引起两极化的反应。自由派的神夫们认为这是认可既成事实,长时间以来,教区的神夫已经用自己的解释权来处理了无数教徒婚姻家庭的问题,劝谕不过是公开化而已。 然而比较保守的一派认为,目前婚姻家庭观念混乱,需要明确的规则,那些可以接受,那些不可以接受。权力下放,个案处理,会带来更多的争议。
  社会上对《劝谕》的批评最猛烈的集中在教会没有表示下决心从源头上惩治儿童性侵犯,仅一笔带过,令人失望。教宗虽然积极赞同女权主义给女性带来的发展自我的机,然而没有提到在教会内女性不平等的待遇。
  避孕仍是敏感话题,《劝谕》只在批评性教育时略微提到教材强调安全性行,为把怀孕看成风险,需要自行保护,这种负面态度长时期导致人口下降,后果堪忧。 目前教会还是不允许避孕,而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生育年龄的女性在性生活中都使用过各种避孕方式,在这个问题上装聋作哑,反映教会还是没有做到全面正视性的问题。
  方济各和来自世界各地主教的眼光同时投向贫穷家庭面临的基本生存的困境:住房、子女教育、缺乏稳定工作对起码温饱和尊严的问题,亟待解决。
  这份长达256页的《劝谕》,有意大利、西班牙、英语、法语、德语及葡萄牙六种语言版本同时发布。 教宗在文中,除了旁征博引圣经和教会经典著作外,还引用以及提到丹麦影片“巴贝特之宴“传递爱的真谛.
  --
  巴贝特之宴
  丹麦影片巴贝特之宴(Babette’s Feast) 于1987年上映,描述 19世纪70年代,新教信教路德会牧师的两个女儿,牺牲爱情和音乐才华,奉献出青春,在海边荒凉的小渔村,服务村民教友。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们收留了一位从法国内战逃难来的巴贝特。这位身世神秘的女子原来是巴黎名厨,多年后,巴贝特中了巨额大奖,她委托一名海员在法国采购顶级的食材和名酒,亲自烹调一桌正宗法国大餐来纪念牧师的百岁冥诞,邀请教友们共享盛宴,这些土包子们虽然不明白厨艺境界,但吃得很开心, 彼此之间原有的一些矛盾也都化解于酒酣耳热之际。巴贝特一直在厨房里忙活,没有上桌。餐后,两姐妹以为成为富婆的巴贝特将回到巴黎过好日子,她们到厨房里来拥抱感谢她, 惊讶地发现巴贝特为了这顿盛宴已用罄了一万法郎的大奖。
  这部影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一般观众欣赏的是法国大餐的饮食文化,宗教意义较为隐蔽。教宗引用这部电影结尾的一段来说明爱的喜悦是为他人奉献。
  “……最大的喜乐是分享美好的事物。 我们能使别人感受到喜悦形同先尝到天堂的滋味。巴贝特接受感激的拥抱和赞美,“啊,你将会让天使高兴!”喜乐最大的安慰是把愉悦带给别人,看着他们高兴……”
  首发于香港《亚洲周刊》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