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友人王君说最近一位国际媒体的高管来到北京在钓鱼台会见了一位国内主管新闻业务的领导,两人话不投机,但是都想拿一下自己的优势来唬一唬对方。几个回合下来,明显的就是洋媒有可信度,可是没有钱,国媒有钱,可是缺乏可信度。

务实的洋人就提出他们可以收费做培训,金针度人;国人一听有钱什么都买得到,笑颜逐开,于是宾主各得其所,尽欢而散。

可信度的“货币化”实在是个聪明的点子。这几年来以美国为例,经营惨淡的媒体和经费短缺的高校无不垂涎中国媒体培训市场,想到中国央行既然可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必定也能帮助企业和学校解决钱的问题。

且不谈可信度是否可以成为商品来买卖,同样要考虑的是洋老虎自认的可信度已大幅贬值,近年来受到信息技术的颠覆,媒体机构盈利下降,大量裁员的后果是品质下降,受众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早已不是当年垄断传播渠道时那种不可一世的情况,外强中干,由来已久,进入到21世纪更是显著。拿两年前全球金融危机为例,新闻媒体没有发出预警而倍受攻击;中东动乱之际,国务卿希拉里承认半岛电视台个方面表现比美国媒体优秀,甚至还赞扬人家报道的才是货真价实的新闻。

国人从19世纪来认可“师夷之长以制夷”,不在意花点学费,这种心态可以理解, 也是必要的。不过那时工业革命后洋人的船坚炮利和制度上的优势的确不能不学,目前信息技术使世界扁平,多极化的媒体领域里,各国起跑线的距离不是那么大,全球都在摸索适应,原先在西方传统媒体很风光但是已经过了保鲜期的人士,到海外来做培训,不啻盲人指路。所谓“西方先进经验”甚至成为阻碍进步的力量,至少是如同一位中方主培办训负责人所说: “这是老地主教新地主怎样赚钱。”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