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未删节版)

前一阵子媒体强迫式采访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受害者引起全国公愤。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一张照片中的那位女子躺在床上拉起床单,紧紧的把脸捂起来,周围电视媒体的话筒直伸到她的头边。不仅如此,媒体她的丈夫事发时躲在隔壁任入侵者施暴,做了极严厉的谴责,这都是对受害着的再次侮辱和伤害。在此起彼落的批评声中,愤恨联防队员的凶暴和累积已久的怨气也借此发出,众多声音呼吁彻底清除鱼肉人民的这个恶瘤。

 

这么看来,一般人对道德底线是有共识的,立刻有媒体出来道歉自责,承认报道失当。 如此,这事件由指名、谴责、斥之无耻(naming, blaming, shaming),完成了集体发泄情绪,该忏悔的忏悔,该坐牢的坐牢,社会回到平衡,等待下一出戏的开场。

 

媒体为什么像一群恶狼扑向这一对做小生意饱受外界压力的夫妇?联防案的确具有煽情的要素:暴力,色情,权利,猥琐。一般人的偷窥欲在这里能得到满足,这就是小报和小报化电视节目能有市场的主要原因。大报不能登、不愿登、不屑登的消息,不表示读者没兴趣。看小报的人不见得全是引车卖浆的市井小民。其实道貌岸然的中产阶级才是爱看这类的报道的读者。他们口头上鄙夷,心里却是痒痒的。默多克成功之道就是看穿了这种伪善和其中的商机。光靠卖几毛钱一份的小报,可能连印刷的成本都不够,怎么能赚大钱?要是只能接触到没有什么购买能力的中下层读者,广告商会投放广告吗?其中的玄机就在于这些小报的读者事实上有不少中上层人士,道貌岸然的君子想窥伺谋杀、强奸等刺激的报道,阔太太们爱看皇家生活内幕、名人外遇等八卦新闻,这些人才是广告商追逐的对象。“纽约邮报”在上世纪中曾是一家很受人尊重的都市报,在同业厮杀竞争中,逐渐走低级趣味的道路,默多克收购后,将其彻底改造成一份低俗的小报。该报广告部向纽约高档的百货公司布鲁明黛推销广告,遭到拒绝:“看你们报的读者不是我们的顾客,而是进到店里顺手牵羊的人。”可是不多久,这家百货公司悟出了这种成见的愚蠢,签下了长期投放广告的合同。

 

当年香港苹果日报的黎智英到台湾创办台版的苹果日报,有人说台湾读者素质比香港高,那种诲盗诲淫、黄色暴力的刊物不会被大众接受,事实证明,他对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读者一边谴责,一边看得津津有味,那种潜在的需求被他挖掘出来了,那里有不赚钱的道理?

 

小报的娱乐性决定了它猎奇的取向,从贿赂、跟踪、骚扰、盗听甚至是偷窃,无所不包。有一位英国记者告诉我,小报通常派两位记者一起上门采访,一位摆出同情怜悯的神情倾听当事人或亲属叙述新闻事件经过,另一位就趁主人不留意时,把客厅中摆着的受害人的生活照片揣在兜里,回去向编辑交差,刊登在报上。默多克目前面临的调查就是多年来不择手段,走过头了,触犯了法律。

 

媒体界同行爱谈“自律“而排斥”他律“,最好是自己制定行业准则,而不是由不懂得媒体运作的立法机构来强加执行一些规则。其实媒体很清楚,靠自身行动来净化新闻报道,效果有限。尤其是现在全球化互联网、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传播无国界。今年夏天,前国际货币基金总裁卡恩涉嫌在纽约一家五星级酒店强奸女服务员,美国的媒体本着自律原则不报道被害者姓名,可是欧洲国家如英国和法国,没有这种顾虑,立刻原原本本报道出来。

 

如果联防案发生在美国或是英国,”最窝囊的男人“很可能拿到一笔钱把自己的故事卖给某一小报做为独家报道,那么别的媒体就休想染指,也就不会有电视台长枪短炮的逼着采访了。这位化名“杨武”的怯懦丈夫将自动追忆那一个小时如何在隔壁听到床吱吱的摇动,痛哭流涕的说“我忍受的是所有男人不能忍受的耻辱和压力“,再次满足了看官们的偷窥欲,让他们觉得别人窝囊,自己就不窝囊。这种交易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金钱疏通了所有的环节,一切只不过是娱乐,没有所谓的“第二次伤害”。当然卫道之士还是要起来申斥媒体无德,但是公众对这个拿了钱后捶胸顿足的小人物只会鄙夷而不会再有同情,肆无忌惮的闯进他家的联防队员只是戏中的一个角色,共同来演出这么一出刺激的戏,于是钞票消解所有的矛盾。比较起来,中国目前的媒体即使报道失当,对受害人做了第二次伤害,至少引起了公众对联防队员猖狂的强烈关注,甚至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孙志刚以他的生命换来了收容遣送制得废止,杨武的忍辱要是能促成联防队的解散,他能是我们嘲笑的对象吗?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