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创作出詹姆斯·邦德的英国小说家伊恩·弗莱明曾是一名路透社记者,年轻时担任路透社驻莫斯科的特派员。
 

邦德首次登上银幕是1952年,代表了半个世纪以来英国外销文化产品的软实力,也令弗莱明声名远扬。路透人经常提到这位老前辈,与有荣焉。
 

我进路透社是1980年代,离弗莱明去世已有二十年,不少男记者依然拿他做榜样,梦想也能写出惊险刺激的间谍小说,名利双收。
 

弗莱明下笔快,行文节奏紧凑,隐约可见通讯社卖文时的习惯。
 

他在二战时进入英国情报系统工作,汲取到故事素材,又融入丰富的想象。其实故事很单一。敌人都是长相奇丑、手段残酷的恶魔,遇上机智英勇、杀人不眨眼的邦德,被打得落花流水。场景豪华奢侈,一定邂逅美女、床戏火热,总体说来有种把没落的大英帝国带回世界舞台的心理。
 

路透社的女记者们常讥讽邦德粉丝心智不成熟,停留在对道具的迷恋上,诸如烟斗变成手枪、手提箱有尖刀以及汽车有各式各样攻击的装备等骗人的玩意。
 

有女记者援引电影《诺博士》里的台词来揶揄邦德:“他不过就是个傻逼警察而已。”男记者们不吭声,想必背后嘟囔:“凭你们那幅长相,邦德看都不会看一眼!”
 

弗莱明考外交官落榜,1931年进路透社,两年后被派驻莫斯科,回国后靠人情关系进入英国情报系统。
 

过于丰富的想象力,事实上不适合做专业的情报采集和冷静的分析,但是结合做记者的观察能力和从体制内了解的情报系统运作,写小说令他的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他的间谍小说引人入胜处,不只是暴力和色情。他有英国绅士的派头,描述细节,经常只一两句话,简约传神,在写实中穿插了一些高度的夸张,尤其善于洞察人性的占有欲和暴力倾向,这也是贯串他作品的主轴。邦德是个虚构的人物,他不受道德约束任意杀人、与异性一夜情、生活毫无羁绊,给读者和观众提供了逃避现实、宣泄积郁的空间。
 

想效法弗莱明的记者们要进入英国MI6(英国军情六处)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不那么简单,好在新兴行业“私人调查公司 ”开了一扇门,而且看中了记者们做调查的本事,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浪漫情怀。他们经常到新闻媒体挖墙脚。我的同事有好几位经不起诱惑,转行了。
 

这些工作是为客户冠冕堂皇地提供 “降低风险”服务,包括投资人在进行商业往来之前查看对方企业是否曾有类似做假账的嫌疑,该企业的老总是否曾经挪用公款或拿回扣、和黑社会有没有牵连瓜葛、犯罪前科,甚至对方家庭背景、个性喜恶、外面有没有“包二奶”之类。
 

另外一项很赚钱的服务项目是“名誉保护 ”,调查公司帮客户收集各类竞争对手或批评者的个人信息,布置全方位的攻击。最近一起被曝光的案件是斯坦福案。
 

斯坦福在加勒比海国家安提瓜成立境外理财公司,雇佣克罗公司进行“名誉保护”,十多年间不遗余力地打击任何敢质疑自己的人,包括政府官员、离职员工和调查记者。
 

记者改行做间谍,把以往做调查报道的技能转换成另一种谋生方式,这点与转入公关领域没有不同。但,作为私人侦探,只是受雇的“杀手”。克罗公司雇佣的侦探不是帮着代表正义的国家公权力打击犯罪,而是帮着坏蛋人身攻击、抹黑政府官员,离弗莱明的世界距离越来越远。
 

话说回来,冷战结束后,邦德这些年也在转型,他的对手也在转型。英雄年代已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新一代的邦德没有崇高的理想,电影也只有用更多的暴力来取胜。据统计,第一部邦德电影《诺博士》有109个暴力镜头,到了2008年的《大破量子危机》增加到250多个。观众寻找的是一时的刺激,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刻画不再重要。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