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脱胎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区域研究”,如今找到了新生命:傍金融界大款,努力一起“向钱看”

 

美国并购基金黑石集团总裁苏世民(史蒂芬•施瓦茨曼)2013年4月捐赠1亿美元创立“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从2016年起,每年资助200名以美国学生为主的中外学生在清华进修一年,这是目前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教育项目的捐赠。

苏世民称,进修生的选拔标准是,要具备有“思想领导者”潜力的本科毕业生,而不是学了几年中文的语言生。在全球化的时代,青年才俊都讲英语,而且基本观念认同也很类似,在他看来,没有必要在语言文化上浪费时间,着重的是关系网的建立,作为将来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桥梁。

苏世民的想法代表了美国当代精英的世界观,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时代,世界真的好像是平的,用一年速成班的方式,就能打造一批又一批的桥梁人才。这和以往深耕细作、深入了解异国社会文化的要求大为不同。

美国曾经红极一时的“区域研究”脱胎于冷战时期。受到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刺激,美国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案(1965年后改名为高等教育法案),投入科研,意图赶上苏联。后来,培养人才的概念延伸到“区域研究”,重点在可能构成对美国国防威胁的苏联、中国等,以及非洲、拉美等地区。美国三大基金会——福特、洛克菲勒、卡内基——与政府联手合作,建立区域知识储备系统,结合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试图了解革命和战争发生的土壤,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有战略思维的人才。

冷战后,剑拔弩张的气氛淡了,很难要求政府从国防预算中拨款,全球化使得所谓的“区域”的概念变得模糊。即使在“9·11”之后,反恐也不是以地区为单元。这些变化迫使大学区域研究中心寻找新的定位,从东西对垒蜕变为经济外交,以往干戈风险的概念,变成了投资风险。区域专家们,尤其有从政经验的,如曾担任克林顿时期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助理的李侃如、助理国务卿谢淑丽等中国通,他们利用自己在中美两国建立的人脉关系,在商界担任顾问,很吃得开。区域研究找到了新生命,傍金融界大款,努力一起“向钱看”。

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学科分四类,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经管、工程,都是很实用的学科,没有历史,当然更没有文学。即使在冷战时期,多学科研究还处于主流的地位时,就有一派学者认为只要经过研究找出社会发展的共通点,把模型应用在跨地区上,就可以了解各地发展的脉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现代化”理论,个个国家都要走同样现代化的路,具备一张地图就够了。此外还有经济理论中“理性的选择”,被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最近二三十年被奉为圭臬的全球化理论,自然成了解释所有地区问题的框架。

苏世民特别为这些学者建造一所由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设计、融合住宿和进修的学院。这种不接地气的学习方式是不是真的能了解中国令人怀疑,而且过分强调精英,不免简化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肤浅的了解造成的偏见,可能比根本不了解还糟糕。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形成“中国热”,众多美国大学生自费来中国游学一年半载。为了要树立口碑,学生满意度成为各项目主办机构追求的目标,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学生人数锐减,讨好学生更是不遗余力。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学生放回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课堂上,眼睛看的是美国脸孔、耳朵听的是俚语充斥的英文,接受到的是美国式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笔者在设于对外经贸大学的北京中国学中心兼职,以前教授绝大多数为中国籍能用英语授课的海归,现在一半的教师是就地取材的美国“北漂”。这些人背景复杂,有做生意的,有自由撰稿人,与学术根本不沾边。学生浸淫在这些人的成见中,就以为把中国读懂了。像这样打造成的桥梁,还不如没有。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定位看似一个建立关系网、无比舒适的高级会所,但愿这些未来的“思想领袖”们在为期一年的学习时间内,至少能领略到中国的复杂性,意识到了解中国是一个漫长的路程。

原载于《财经国家新闻网》5月27日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