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久前俄罗斯新闻社刊登的一条小消息在西方媒体上广为转载并引起网络热议。事件的主角是两位20多岁的俄罗斯人,他们排队买啤酒时闲谈起哲学家康德的学说,争吵起来,大打出手,其中一位拿出气枪,连发数枚橡皮子弹,对方中枪后被送往医院救治,没有生命危险。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居然触发了如此激情,而且导致使用暴力,的确匪夷所思。这事儿发生在俄罗斯南部顿河边的罗斯托夫市。警方女发言人只透露,凶手可能会因“恶意人身伤害”罪,面临10年刑罚,没进一步说明导致这两个人争吵的是康德学说的哪一部分,给互联网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顿河流域是哥萨克人的老家,粗犷暴力也许写在他们的基因谱上。诚然,如果这两位俄罗斯年轻人是为足球赛事争吵而开枪,那只是“流氓行为”,国际媒体也许认为如同“狗咬人”家常便饭,算不上是新闻而忽略;为德国哲学家发疯,成了“人咬狗”的奇闻,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ABC电视网都争相报道。

这事正逢美国发生一连串枪击案,举国辩论赋予美国人拥有枪支权利的宪法第二修正案;话说回来,这事压根儿就不会发生在美国,美国人哪里有那么高的素质会为了争执哲学而开枪?可见俄罗斯的文化软实力还是不可小觑。

这条花絮消息触动了美国长时间以来与俄罗斯比拼的潜意识,有人收敛戏谑的态度,很正经地反思:按照这些年媒体的报道,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有相当教养的人都纷纷移民国外,知识界犹如荒漠,教育退化,物质享乐成了主流的追求,怎么还会发生有为了辩论哲学而动武的事?这是媒体为了满足受众自大心理,选择矮化俄罗斯而加深既有的成见片面报道而制造的错觉?

美国人通过媒体了解的俄罗斯是一个对内压制同性恋、总统独裁、民调支持率下降、寡头和黑社会猖獗、外交政策上和美国作对、支持叙利亚的国家。美国总是要找个和自己不同的“邪恶对象”,来增加自己的优越感。照理说科技信息的发达,我们所住的是个“地球村”,邻里街坊彼此了解,怎么村民们的知识还是那么闭塞隔阂?

自从普京在《纽约时报》评论版发表了叙利亚问题该用和平方式解决的文章后,得到美国反战派舆论支持,而好战派则恨之入骨。尤其是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俄罗斯媒体的回应,除了谩骂,还是谩骂,在较量软实力上,看来输了这一回合。

俄罗斯在塑造形象上很舍得花钱,几年内付出的费用达2500万美元,自从2006年雇用凯旋公关公司,成功地把普京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2007年年度人物,最近在《纽约时报》评论版的稿子也是由这家公司策划,普京把自己定位为“和事佬”,指出美国不能用武力解决世界上所有的争端,而且美国不能一意孤行,罔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态度。普京也曾经亲自出面推广2014年将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冬奥会。

出身于情报系统的普京相当了解媒体的功能和运作规则,如果能夺人眼球,他肯尝试可能引起争议的方式。例如他在2011年美国《户外生活》杂志上亮相,裸露上身,按照文明尺度,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合国家元首,可是的确让牛仔文化传统的美国人产生亲切感。

塑造俄罗斯的形象,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媒体人为操纵的包装也容易惹人反感。就拿《户外生活》杂志那篇报道来说,记者专访时提了一个无比肉麻的问题:“你是政坛上最‘酷’的人物吗?”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般人在饱经媒体玩弄后,最渴求的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感受,而表现在行动上,为了康德大打出手则是一种纯真的反应,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乔治•斯泰纳认为,康德哲学在21世纪还有如此强大的驱动行为的能量,可见哲人其萎,智慧长存。

其实几年前,中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据报道,于丹在某书店签名售书时,一位当代孔夫子的信徒,闯进现场抗议作者曲解孔圣人,好像与保安发生了肢体冲突,可惜没有受到地球村媒体的关注。

这使我想到自己的一位大学老师曾引用清朝名人笔记讲述过一段小故事:两文人谈红楼梦,一位崇拜才貌双全的林黛玉,一位认为女性就该圆融识大体像薛宝钗,争执不下,拳脚相加。老师说:为了两个虚构的人物,孔夫子的“发乎情、止于礼”的教条也约束不住书生的激情,可见一本传世不朽的文学作品感染力多么大。感情的自然流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是弥足珍贵。

载于《财经国家新闻网》 10月30日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