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要到伦敦实习,问我英国的新闻传统和美国有什么区别,勾起了我在路透社纽约分社当记者和编辑的往事。

  路透社在1980年代还是一个传统英国式的通讯社,伦敦总部管理写作的规范,由"质量"编辑来决定表扬和批评的标准。这些资深编辑文字功底好,做过驻外分社的社长,了解国际新闻产生的流程,而且顾及路透社驻各地记者的母语不是英语,尽可能减少包括英国在内"地方性"表述的习惯。

  进入这家老牌通讯社后,我仔细琢磨每篇编码为"QUAL"的通讯。那时的质量编辑是马克劳德,他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少即是多"(lessismore),厌恶冗长的句子和字母多的单词。他说转弯抹角的语法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其实空洞无物。英语单词越短越好,例如,能用农田(farm),就莫用农业(agriculture)。他解释,农田令人嗅到泥土味,而农业联想到冷冰冰的农业部大楼和官僚体系。

  那时候被打回的稿子,多半有"瘦身"的指令,要求砍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字数,通讯社没有版面的限制,可是编辑们对去芜存菁的原则不含糊。有位美国编辑认为,路透社的文字精简是因为历史物质环境的限制,最早用信鸽,后来敲电报传递信息,不得不惜字如金,到了光纤和卫星传送,就没有必要写得干巴巴的,字句稍微长一点,阅读速度放缓,会有助信息吸收。

  马编辑欣然接招,他说突发性新闻就是要简单明快,读者神经紧绷,没有闲情看啰哩啰嗦的句子,相比之下,娱乐新闻节奏可以舒缓些,但是优雅的文风还是要在简洁中体现。他提醒大家注意文字的节奏感,赞赏不落俗套的标题,要紧的是抓住读者眼球。

  在对待新闻报道的态度上,美派把新闻报道看成神圣责任,写作谨慎,流于沉闷,这类稿子被英派讥讽是呕心沥血咳出来的,应该放在标本罐子里供起来。英派认为,今天的新闻纸是明天用来包薯条的,没必要自我膨胀。编辑部里大家最爱看的是1930年代的讽刺小说《独家新闻》--一群来自各地的记者采访埃塞俄比亚战争,敌友不分,又想弄些独家新闻,搞得人仰马翻。在伦敦舰队街的总编对下属好像无所不知,可在报业老板面前,又大气不敢哼一声。这本书并不是挖苦记者行业智弱和腐败,而是揭露在新闻产生和加工的过程中,重现事实真相不容易。

  英国新闻人多数以"局外人"自居,最近我在《伦敦评论》上读到一篇泰国局势的分析报道。这位英国记者用了不少篇幅描写泰国民主党风度翩翩的精英群,如曾担任过财政部长的高恩、前总理阿披实等,都是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出身,前总理和伦敦市长还是同班同学。和这些人一起喝卡布奇诺,仿佛回到树影婆娑的牛津,但是他和这些黄衫军支持的精英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

  我和这位财政部长有一面之缘,当时我在清华大学主持全球财经新闻的项目。2010年的红衫军与黄衫军对峙,一个政府在政局飘摇之中,惯用的手段就是派高官到国外宣传自己的立场,由外而内造势。我的一位美国同事,曾经是彭博社驻曼谷的编辑,崇拜这位名校出身、从政前在摩根大通搞金融的名人,企图游说大学提供主楼做大型演讲,被校方以禽流感不宜人数众多集会为由拒绝。后来折衷在新闻学院内做不对外开放的演讲,这位同事竭尽所能地表示仰慕,甚至在小纸条上写下奉承的小问题,安排学生用提问的方式来献媚,窘得我如坐针毡。

  后来我和一位英国老同事谈及这事,他平淡地说:一般英国记者对皇室和上层人士习以为常,人家是精英,我是记者,只要有耗子一样的机灵,举止上不讨人厌,加上略具文采,就能在这个行业里混得不错。而一些美国记者傍精英,反映出对自己职业身份的不自信。不过,美国主流媒体和发行量巨大的小报和新媒体,都有英国新闻人的身影,证明英国人的确有他们的一套。

原载于:《财经国家新闻网》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