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久前有条令人捧腹的花絮新闻:一条名叫彼得·史密斯的狗拿到一所名曰"伦敦美国大学"的MBA文凭。彼得·史密斯的主人,替它缴了4500英镑的学费,还帮它填写了各种表格,其中要求申请者提供的标准照和"生活经历"两项,彼得未能遵命,但却不妨碍获取学位。其实这种为爱猫爱犬购买学位的例子在维基百科上还有不少,不过一般学费没有这么昂贵,而且绝大多数主人自买自娱,搞笑而已。

由于网络发达,网购文凭十分便捷。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幕》报道,近年来,美国每年颁发正规博士文凭4万4.5万张,而假博士年产量约5万个。也就是说,自称有美国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的人中,有一半是假的。

为什么假文凭生意如此兴隆,而没有被认真取缔?也许社会大众认为,假学历危害不大,打假成不了气候。在美国,监管约束教育机构属于州政府的权限,各州对"野鸡大学"纵容程度不同。联邦政府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只有文凭工厂危害到联邦公款的运用,受到国会质疑时,才煞有介事地调查一下。

美国冒牌大学其实面向的是国内学生,外国学生为了镀金寻求美国学位占少数。联邦政府的公务员、退伍军人以及贫困学生都可以享受各种名目的助学金,由纳税人买单,于是吸引了投机商人打造了一大批野鸡学校来敛财。美国政府在2004年向参议院提供一份公务员用政府资助学费购买文凭的报告,揪出了不少"野鸡大学"。

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能为晋升、薪酬、分红等加码。拿着假学位可享有持正规学位的种种待遇,而不需要付出相应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等于是花了很少的钱,没买票而搭了便车。除了诚信缺失之外,假文凭伤害到的是持有正规学位者的利益,也伤害到授予正规学位的学校的知识产权,而冒牌博士被揭发的损失不过是丢掉饭碗,有些难堪而已。最近沃尔玛公司发言人大卫·托瓦,在履历上谎称获得德拉威大学学位,被检举后,自动辞职。

另一种造假是山寨学位工厂的"野鸡大学",低成本地贩卖文凭,经营方式为挂牌招生,骗到一笔钱后就关闭了,然后再换一个名字,另行开张。这类"野鸡大学"多标榜经过认证,而认证机构也是山寨同伙,教育认证比假学校更容易经营,成本更低。取得学位的人,持有的文凭不是假造的,只是质量有缺陷。真正厚脸皮的校友还可以申诉自己是受害的消费者,运气不佳,买到了假冒伪劣的文凭。

在《围城》一书中,钱钟书笔下的留学生方鸿渐买了一纸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此后克莱登大学在中国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野鸡大学"的别称。

当年方鸿渐买了一张文学博士的假文凭,再怎么招摇撞骗,对社会的危害也不大,读者带着一种调侃的心情看他出丑。但是涉及医疗卫生,危害大众健康,则非同小可。"另类医疗"缺乏一定的标准,颁发的学位在质量上毫无保证,可是美国相信灵验偏方的大有人在,卖狗皮膏药的假医生还真不少。据美国国会一个专项调查委员会1986年的统计,至少有5000名江湖骗子在美国行医,20多年的滋生繁衍,目前的数字可能是当年的数倍。

美国打假网站"文凭工厂新闻"对冒牌博士多少有些警惕作用,更具讽刺的莫过于方鸿渐之类靠冒牌学历成了名人,引起公众对其履历的好奇心,进而展开调查。前一阵子唐骏"造假门"弄得沸沸扬扬,他的母校"西太平洋大学"被查出是家"野鸡大学",于2006年停止营业。该校校友不乏国内其他名人,一并遭池鱼之殃。看来文凭工厂最大的风险就是校友飞黄腾达,招生办盼望客户拿到学位后平庸低调,只要不是一条狗就行了。

 

首发于:财经国家新闻网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