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科罗拉多大学的新闻学院要停办了,校长宣布了经大学董事会通过“重组”计划:战略性的利用原有优势来应对“人力市场和急速变动的全球社会的需求。”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起拆庙遣和尚的做法,互联网兴起给几年新闻媒体剧烈的变动不能不影响到大学的新闻教育。美国十年来传统媒体编辑和记者的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这周第一大报的今日美国又裁员130人。然而教育界总是滞后于现实社会,这些年,教学改革的声音此起彼落,已有加州大学柏克来分校、威斯康新大学等多家新闻学院,结合新媒体,加入了信息科技,多媒体,博客,社交媒体等新课程,然而整体新气象并不显著。学院制度有如咱们当年的国企,终身聘约的教授拿的是铁饭碗,以不变应万变,年轻的教授说话没有分量,而且为了将来评职称,还要积极讨好他们。去年11月间,马里兰大学新闻系的汉森教授在武汉的一个会议上就感叹,只有这些老教授都退休后,美国新闻教育才可能有实质上的进步。 科大成立新学院后,按照需要,教授们要竞争上岗,真可谓不破不立。

报考新闻系的学生好在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 所以教师与学生的比率还能保持平衡,甚至还能吸纳一些业界裁下来的编辑和记者。学生虽然不再完全冀望传统的媒体做为职业选择,但是认识到表达沟通和传播的技能是有实用价值的。其实改革派也不否认技术性的做网站,运用摄影摄像硬件不能和取代如何做访谈,如何做判断,如何写作报道等传统新闻教育。但是不同的平台会改变叙述报道的方式,长期从事传统媒体报道思维方式与做新媒体不同。教师们自己没有这方面经验,怎么教学生?瞎子能为瞎子开路吗?

全球化给这个教学困境开出一条路: 跨国公司擅长于“延长产品周期”,就是把国内未能升级换代的产品供应到国外。传媒界亦然,中国就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美国专家接踵而来,传授新闻采写,媒体运作规律等等。当然中国也有高人了解美国媒体窘况,一位培训中心的主任曾经把这些外专比成破落的“老地主”来指导阔气的“新地主”如何赚钱 。

科大果断的榜样也许会促使其他大学加快改革的步伐, 要不然拆庙运动风涌云起,有更多的铁饭碗保不住了。

提到拆庙遣和尚,使我想到黄仁宇老前辈。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的纽保兹分校教书,已经拿到终身教授的资格,然而他认为在那所小学校教书很委屈,是大才小用,找尽机会到名校去做访问学者,参与剑桥明史项目等,校方看在眼里,一直保持沉默,有一天被请到教务长办公室,得知他的教学项目被取消了,这不啻晴天霹雳,又愤怒又沮丧,考虑控告学校,计算得失后作罢。我当时觉得黄老太缺乏人缘了,怎么事前没有一个同事向他通风报信,完全被蒙在鼓里,是何等的孤立无援,要是他早些活动一下,也许不会落到那个地步。学校过了几年后又恢复了那个位置,当然没有他的份了。黄老化悲愤为力量,致力明史研究,成就了他下半生的对史学的贡献,也算是赛翁失马。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