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90年代,我在路透社工作时,有关印度的新闻稿中,“贫穷”是常见词,印度的形象是贫民窟和倒在路边皮包骨的乞丐。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照顾临终者的收容院,举世皆知。这位了不起的修女1997年去世,与英国王妃戴安娜车祸殒命相临不到一周。通讯社对两位逝者的发稿量极大,对高龄病逝的特蕾莎修女备有事先写就的长文,可大众兴趣却集中在红颜薄命的王妃身上。不过“后特蕾莎时代”的印度形象大幅改变,媒体报道重点转移到了印度的经济发展、中产阶级的兴起。我们在编辑部说,可敬的特蕾莎修女把印度的贫穷从这个世界带走了。
 
      印度和中国同被列入“金砖国家”,成为新兴市场的新宠,贫穷就更不是关注的主题了,贫民窟的描述居然染上些浪漫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印度中部海德拉巴市灿烂夺目的IT产业,给印度树立了新招牌。
      过去在美国常见的是印度人开小杂货店、经营加油站及廉价汽车旅馆。最近一二十年,美国移民局为招揽高科技人才发出H-1B签证,据统计,1997〜2013年间,印度人获取这类签证的人数占到总数的一半,目前美国的330万印度新移民中,就有半数是2000年后来到美国的。调查显示,印度裔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然而按照收入和教育程度来排名,却位居榜首,超过历来犹太裔的移民。
      在美国的印度人,商业领军人物越来越多,去年微软新任的首席执行官纳德拉最令人瞩目。在他之前,百事可乐、Adobe等掌门人也都是印度裔。有商学院研究认为,印度裔的高管关怀下属、工作勤奋,而且为人谦虚。纳德拉上任第一天,给公司全体员工的电邮,表达了他内心诚惶诚恐,生怕有负众望,赢得了上下一致的赞扬。这种“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给印度裔制造了另类“成功人士”的形象。
      巩固印度在美国的新形象,莫迪总理功莫大焉。去年他到美国推销印度,能言善道,很会抓西方人心理,在麦迪逊广场的演说成了推广国家品牌成功的案例。他说外国人印象中的印度是一个蛇多、鼠多的国度。的确,印度有吹笛舞蛇者,而且鼠标遍地,引起在场一片笑声。他的印度梦是能够让贫民窟的印度人住上结实的房屋,饮用干净的水。一方面正视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一方面巧妙暗示商机无限。他特别提出印度65%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是非常诱人的人口红利。
      印度人自豪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崇尚出淤泥而不染、贫穷不可耻,对外界有超脱的态度。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源于印度,印度教在周边东南亚的影响深远。公元七世纪,大唐玄奘取经于印度之时,丝路沿线无论是艺术、梵文、音乐、思想、医学等很多都来自印度,这是纯文化的软实力。但是后来屡遭外族入侵,给印度人留下了心灵上的烙印。
      我去印度旅游时,在一家餐馆见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把盘子里的食物先像和面一样和起来,用三个手指头压平,然后搓成小圆球,喂给身边的小孩。这种记忆对印度人说来,应该非常温馨,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国外的印度餐馆一定备有汤匙、叉子等餐具,几乎看不到印度人在大众场合用手抓着吃饭。从什么时候开始印度人到国外觉得用手吃饭不文明?猜想大概是英国统治印度殖民时期的影响,使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有些自卑。我常想问问在美国的印度人,你们在家用手抓着吃饭吗?但又怕唐突,话到嘴边又咽下去。隐在的假设是,这涉及人家文化习俗与现代社会的差距,对方可能会尴尬。
      数周前美国国家公众广播电台一位印度裔记者在一个节目中说,他下决心在纽约金融区的高级印度餐馆用传统式手抓着吃饭,表达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无论表面如何,看来印度精英还有许多纠结,在公开场合,用传统方式吃饭还需要那么大的心理挣扎,全球化时代的自信真是来之不易。 
      首发于:财经国家新闻网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