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亚纳耶夫上个月走了,他是1991年8.19事件的一个公众面孔,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苏联和全世界的媒体,翻来覆去的说戈巴乔夫因健康原因解除总统的职位,但又说不出戈在那儿,健康到底如何不佳,给人的印象是个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官僚,当了三天代总统,因策划政变失败被捕,大赦之后,即没有像舍宁一样致力于回复俄共苏共,也没有像帕夫罗夫下海经商发财,低调的在俄罗斯国际旅游学院当历史系系主任。真是有的人死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

但是他的死讯却让我重新思考一个人的魄力和内在价值如何在关键时刻--尤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受到的考验。纽约时报的讣闻说亚纳耶夫“被他竭尽全力逆转无效的历史潮流所淹没,”给他渲染上了一些悲剧色彩,是胜利者写历史一贯的套话,不由得驱使我尝试再认识亚纳耶夫。

出生于1934年的亚纳耶夫,主要经历在共青团和全苏工会,1990年夏进入政治局,该年底被任命为副总统。他与戈巴乔夫并没有特别的私交,此前,戈曾邀请他主管广播电视,亚纳耶夫推说说苏联的电视没有人看,由他来领导就更没人看了。没料到他自己做主角的一场电视实况直播惊心动魄,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1991年8月19日下午5时,他宣布在黑海休假的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不能履行总统职务,由8名高级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执行国家权力。后来他一再称他没有参与这些谋划的酝酿,直到前一天晚上9点钟才知晓软禁戈巴乔夫的行动。他像傀儡一样面对新闻媒体,心虚而被动,的确很窝囊,在他有生之日都无法释怀。

亚纳耶夫虽然低调,有时还是出来反驳一些他认为是对8.19事件的误解。他坚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有以武力占领总统府的意图,并非是得不到格格勃和军方的支持,这种说法是苏联解体后一些急于邀功的人和叶利钦等制造出来的。无论他是不是讲实话,外人对这事件是雾里看花,基本事实都很模糊,更谈不上对每一个当事人的细致深入的认识,这些人的野心还是爱国激情,对情势的判断和面临抉择时的恐惧的确是充满戏剧性的,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博尔赫斯说过:所有的命运都集中在一个关键时刻体现——一个人从而认识到他最终的自我。亚纳耶夫成为加速苏联解体过程的一个符号,明年是8.19事件20周年,在新史料、新观点问世后,也许世人对他的悲情会有较深入的了解。

话题:



0

推荐

周乃蓤

周乃蓤

14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周乃蓤,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职业生涯一半在高校误人子弟,另一半从事所谓“历史初稿”的新闻采写,主要领域为财经新闻,曾任职路透社纽约分社及上海分社,亦曾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特派员。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