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不受美国人欢迎的半岛电视台带着国际声誉进入美国
半岛电视台以五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潮流有线电视台,买到四千万个用户收视点。这个“入户权”算是解决了这家阿拉伯电视台进入美国市场的技术环节。但登堂入室后,有多少观众收看,又是另一个挑战。
总部设在多哈的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在美国形象不佳,2001年9•11恐怖份子袭击纽约后,因播放拉登的录像带,被布什政府斥为“反美”。
半岛英语频道成立于2006年,定位在报道全球热点新闻,经过多年努力,收视点遍及世界130个国家,采编制作人员很多都来自BBC,素质高,能迎合西方主流观众的收视习惯。
最近几年深度报道阿拉伯地区骚乱,得到国际赞誉,美国高官如国务卿希拉里、前国务卿鲍威尔、还有曾经竞选总统的麦凯恩,都说这个频道有看头。 但半岛电视台在美国主要靠互联网传播,绝大多数营运商不愿意输送其节目。半岛电视台于是发动经由互联网收看节目的粉丝,以言论自由和知情权为由,要求运营商加载半岛台节目,但效果不佳。这次收购潮流台,总算是个突破。
潮流有线电视台是美国近十年来新兴的新闻频道,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1999年竞选总统败给布什之后,下海经商,2004年参股收购该电视台,持有20%的股份。戈尔打着“新闻源多元化”的口号,要求运营商在主要新闻频道外加载潮流台,一些运营商多少给些面子,于是建立起五千万的入户规模,但收视率却少得可怜。
依去年1至11月的统计,潮流有线电视台平均每晚仅有四万两千观众,比起第一名福克斯的九十万,CNN的七十万,实在微不足道。
潮流有线电视台宣布出售给半岛电视台后,时代华纳有线营运商立刻终止了传送协议,砍掉其五分之一的收视点。
但半岛电视台买下潮流电视台还是有道理,至少能给美国人机会尝试发现这个频道。卡塔尔皇室在背后支持,目的在于显示阿拉伯国家也具有制作优质新闻节目的软实力,盈利与否并不重要。
目前运营商付给潮流台每户12美分的节目费,半岛台即使不收费,甚至付费给运营商来获取收视点,都很可能。
美国有线电视观众以举手之劳就能看到半岛节目,但问题是,他们会看吗? 历年的受众调查均显示,美国人对国际新闻兴趣不高,所以CNN的收视率远远落后于福克斯。西方媒体近几年为了节省开支,首先削减的就是驻外分社,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单薄,和当地电台交换的节目,制作水平差、经常没头没尾、缺乏语境的整体性。
而半岛电视台的节目,无论是在非洲的也门,还是在拉美的巴拉圭,都做得有故事性,镜头摄取的是动人心魄的画面,逐渐建立起国际声誉。但若想和CNN与福克斯频道较量长短,还要看美国观众是否真的重视优质新闻。
新闻源要多元,是政治正确的口号,而美国的普通观众习惯找与自己观点相近的电视台,并不想兼听则明。
两年前,两位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博士生研究半岛电视台在美国市场发展的前景,访问了三组受访者。一组受访者看半岛电视台视频,组内多数认为不可信;另一组看的是同一视频,但打上CNN标志,组内多数人就认为可信度很高;还有一组,很少看CNN也没接触过半岛节目,却认为半岛是阿拉伯国家的宣传机构不值得一看。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被视为以色列的敌人,半岛电视台倾向巴勒斯坦的立场,先天不符合美国人的胃口。
这桩生意的大赢家是戈尔。当年他和几位投资人收购潮流有线电台的价格是七千一百万美元,这次以五亿出售给半岛电视台,回报相当可观。
当年戈尔在竞选美国总统失败时,大概没想到未来财运会如此亨通,而造就这笔生意的居然是中东产油国卡塔尔。卡塔尔酋长欲意打造世界级的艺术博物馆,去年以2.5亿美元买下塞尚名画《牌友》,刷新拍卖史上单幅油画纪录,今年半岛电视台以相当两张名画的代价买下潮流有线电视台,打进美国市场,石油财富真了不得。
半岛电视台收购潮流后,将成立半岛美国频道,总部设在纽约,单独运作,六成的节目在美国制作,其余来自多哈的英语频道,人员要比潮流有线电视台的规模增加一倍,预计到三百人,还可能重金礼聘一些名嘴,因为显然不差钱。
历年来,美国文化产品通常在本土成功后,推向世界市场;这次却是半岛电视带着国际声誉进入美国。
这件个案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蕴含了很深的意义。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媒设计学院访问教授)
0
推荐